2005-06赛季欧冠1/8决赛,阿森纳与皇家马德里的交锋成为当季最受瞩目的比赛之一。这是两队历史上仅有的两次欧冠交手。首回合于2006年2月22日在伯纳乌举行,阿森纳凭借亨利的关键进球1-0客场取胜;次回合回到海布里球场,双方0-0战平,以总比分1-0晋级八强。皇马当时拥有“银河战舰”阵容,包括卡西利亚斯、齐达内、罗纳尔多和贝克汉姆,而阿森纳则依靠亨利、法布雷加斯和莱曼等核心,以防守反击战术取胜。
阿森纳在首回合的胜利意义非凡——他们是当季首支在伯纳乌击败皇马的球队。皇马尽管控球占优,但阿森纳的5人中场(吉尔伯托·席尔瓦、法布雷加斯等)成功切断了齐达内与罗纳尔多的连线。次回合皇马狂攻未果,莱曼高接低挡力保球门不失,展现了德甲门神的稳定性。
温格采用4-5-1阵型,牺牲控球率(皇马首回合62%),但通过快速边路推进(永贝里、雷耶斯)和亨利单点爆破创造机会。皇马主帅卡罗的4-4-2缺乏边路突破,过度依赖中路渗透,被阿森纳针对性拦截。
淘汰皇马后,阿森纳接连击败尤文图斯和比利亚雷亚尔,历史性闯入决赛。而皇马则陷入低谷,当赛季西甲仅列第二,欧冠出局加速了“银河一期”解体。
尽管阿森纳当时英超排名第四,但缺乏欧战淘汰赛经验;皇马则坐拥多名金球奖得主。皇马更衣室矛盾(贝克汉姆与卡佩罗不和)和体能劣势(西甲多线作战)成为隐患。温格的战术纪律性和年轻球员的冲劲最终创造了冷门。
这场比赛不仅是阿森纳欧冠最佳战绩的起点,也标志着“美丽足球”与实用主义的完美结合。亨利在伯纳乌的进球被载入俱乐部史册,而皇马则因这场失利开启了后续赛季的阵容重建。